不能忘却的坪石往事
2019-08-15 上午 10:00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祁方   
分享

1

2

作为湘粤古界街的坪石村老街今日实景图。据清《重建广同会馆碑记》记载:“五羊城之西北一千里曰平石,乃韶州府乐昌县属地……京舟车毕至,来往官商所共游者也。”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土沃地美,人俊士杰,水清浪白,景色鲜明,环境幽美。又据1932年《乐昌县志》记载:“平石街有上、中、下三街,清道光以后开设,渐趋繁盛。”

  1940年,中山大学由云南澄江迁至乐昌坪石,除医学院设在乐昌城外,其余文、理、工、师、法、农及先修班或附中等,均设于坪石街内或坪石附近各地。由于当时坪石地理位置优越,岭南大学农学院,培正、培道中学亦接踵而来,一下子使得荒凉贫瘠、文化水准低落之坪石一跃为华南新兴之文化区域、乃至华南教育之重镇。一时间,坪石银行林立、洋货畅流、万象更新。正是自强不息的各院校师生到来,使坪石成为华南经济文化荟萃之区、华南教育绵延之地。当翻开那时的种种记载,不能忘却的坪石往事总是让人顿觉苍劲而豪迈,华南教育星火的璀璨跃然纸上。

3

曾经的坪石商铺位置,如今长满了油菜花。 

4

坪石的古码头依旧,但码头后面的世界不再。

1

武水黄昏。

2

中山大学建筑学院旧址部分现状。

3

中山大学许崇清校长当时的居所。

  据后来的一些回忆录描述:战时的校园生活,让师生们习惯了苦中作乐。1944年元旦,马思聪为全校举办了马思聪音乐会专场;3月18-19日,马思聪音乐会在坪石时代戏院举行;4月22日,在马思聪的主持下举行弦乐演奏大会,内容主要是马思聪创作的提琴独奏曲,西藏音诗以及名曲《圣母颂》、《寂寞之夜》、《流浪者之歌》、《绥远迴旋曲》等,还有马思聪、黃友棣的提琴二重奏以及弦乐四重奏等。另外,中师合唱团为筹募音乐教育活动基金,在马思聪、黃友棣的直接指导下,4月30日在坪石时代戏院举办音乐演奏大会,内容有混声合唱,四重唱,独唱,提琴,口琴,锯乐与钢琴四手奏等。

  马思聪、王慕理伉俪在坪石生下次女马瑞雪。据说有一次,马思聪夫妇正为坪石群众进行演出,刚出生的小瑞雪被留在后台交给学生照料。不料小瑞雪哭闹不止,哭声传到了前台。正在进行钢琴伴奏的王慕理,不得不暂停演奏,临时到后台给孩子喂奶。而马思聪就静静地站在台上,所有观众无一人喧闹,全都留在原位肃然静候,场面十分感人。

5

马思聪夫妇与女儿。

  在这期间,马思聪夫妇既要教学生,又要搞创作,闲暇时就练琴。他们家没有钢琴,晚上练琴时要爬到住地对面山上的食堂兼大礼堂去,那部新购的钢琴就放置在里面。据当年的回忆:每当他俩练琴时,我们都能辨别出那宏亮的钢琴声和小提琴的袅袅之音,这琴声是我们当年的最好享受,何况,它还出自知名度很高的演奏者之手。他们奏的一般是西洋名曲,当然也少不了演奏我们民族的乐曲,有时还弹奏那令人振奋的抗战歌曲。当马思聪自己创作的思乡曲的旋律传了过来时,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思乡忧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在坪石的这几年,马思聪除了教学外,在家时间大部分用来看书和创作,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有好几首是这期间创作出来的。1944年,他创作了《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的小提琴曲,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6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马思聪对音乐的追求从未止步。

  1941年,在坪石这个偏远小镇,29岁的黄友棣创作了名满天下的抗日歌曲《杜鹃花》,让世界听到了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思乡情怀。《杜鹃花》,学生方芜军词,混声四部合唱,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抗战浪漫曲。

7

黄友棣先生在演奏。

  据小提琴家杨宝智回忆说:八年抗战的后期,大约1943-1944年间,广东省许多有名的学校,例如中山大学、培正培道联合中学等,都在粤北和湖南省交界的的坪石镇安营扎寨。这时我父母也在培联任职,在我印象中黄友棣先生多次夹着个小提琴和他的未婚妻刘凤贤女士,从中大师范学院长途跋涉到金鸡岭下白沙河畔到我们家里来聊天。我妈妈刘慧娴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和他是同行,所以话题很多。他跟我们讲故事,讲笑话,评论时事。具体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他讲话虽然略带广东高要县的乡音,但口才很好,很幽默,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而且讲笑话自己不笑。此外,他还教我们唱他创作的那首著名的抗战歌曲《杜鹃花》,时隔多年了,我至今还会唱。

8

《杜鹃花》曲谱。

  1940年,王亚南应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之聘,到湘粤交界的坪石镇任中大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在中大除从事教学工作外,还创办并主编《经济科学》杂志,撰写《中国经济原论》一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这是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代表作之一。1943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慕名来坪石访问王亚南,畅论中国官僚政治问题,之后他写出又一代表作《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在中山大学讲授马列主义经济理论,鼓励与支持进步青年学生,受到广大师生尊敬,却遭到国民党当局忌恨,为此他经常收到特务的恐吓信。

9

王亚南。

10

《中国经济学原论》。

  在坪石,1940年还发生了轰动一时的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丁颖教授被土匪绑架事件。出生于广东高州的丁颖(1888—1964年)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和水稻专家,192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因研究水稻蜚声中外,有“中国稻作之父”之称,是中国现代水稻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1938年,日军侵入广州前夕,中山大学决定内迁。在撤离前一天晚上,在炮声隆隆中,丁颖却来到稻作试验总场,将当年夏天收获的400多个水稻品种细细包装,一直忙到深夜;次日清晨,丁颖又把几百个良种番薯种苗进行分类,等他带着这些“宝贝”赶到码头时,几乎误了撤离的航船。在抗战中,丁颖随中山大学三迁校址,颠沛流离。1940年迁址粤北坪石时,他出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因他在农学界威望极高,一批国内顶级的农学专家应他邀请欣然冒着炮火来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使中山大学农学院一时才俊云集。这为解放后成立的“华南农学院”成为农业学术重镇打下了基础。

  丁颖在坪石被土匪绑架事件,据相关记载:由于丁颖人矮体胖,行走不甚方便,因此出门常坐轿子。不料当地一些打家劫舍的土匪见他以轿代步,又是大学的院长和著名教授,以为是一个有钱的阔佬,竟在一条偏僻的山路上将他绑架了,并提出了很高的赎金。这一事件轰动一时,让当时的广东省政府要员头痛不已。后来,通过当地有权势的乡绅出面去交涉,土匪才将丁颖放回来。事后,当时的广东省政府曾拨付给丁颖一笔款项作为赔偿遭遇抢劫的损失,但丁颖却将此款如数交给农学院购买兽药为农民防治牛瘟。

11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

  1945年1月,日军向第9战区部队驻地广州乐昌、坪石进攻。战事逼近,中山大学再次被迫疏散撤离。著名画家符罗飞刚从湖南郴州开画展回到坪石,家人已随学校撤离。他匆忙买了一口棺材,将这段时期的画装进棺材埋入地下,旋即赶往火车站寻找失散的家人。这时,火车站人流熙攘。北上是运载军火和兵员的列车,南下是急于逃命的人群,人群拥堵在车厢旁,子女走散的哭声、寻找亲人的呼喊声、被踩踏的叫骂声、军人的吼声混杂在空气中。符罗飞在这样紧急的时刻,还不失时机地拿起笔画了速写《逃难》。

12

符罗飞1947年自画像。

13

符罗飞作品《雷雨夜行军》。

  四年时光里,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在坪石编辑出版了中国民俗学史上重要的民俗期刊——《民俗》季刊的第1卷第4期、第2卷第1、2期合刊、第2卷第3、4期合刊,共三期,发表各类文章45篇。包括名垂民俗史的名篇佳作,比如杨成志的《民俗学之内容与分类》、胡体乾的《社会学与说明的民俗学》、郑师许的《方志在民俗学上之地位》与《中国民俗学发展史》、罗致平的《民俗学史略》、顾铁符的《民俗美术漫谈》、阮镜清的《原始画之心理》等;还包括借助“他山之石”而“攻玉”的翻译文字,如戴裔煊翻译自Lord Raglan的《论巫术与宗教》、陈必恒翻译自J.Henry的《学习初民语言的方法》、王启澍翻译自F.Boas的《神话与民俗》、吴钧翻译自大久保幸次的《西亚细亚诸族的生活形态》、岂素翻译自哥登惠塞的《文化发展中的有限可能性原理》等;更有来自粤北田野、详细描写粤北乳源瑶人的调查报告,如杨成志的《粤北乳源瑶人调查报告导言》及《粤北乳源瑶人的人口问题》与《粤北乳源瑶语小记》、王启澍的《粤北乳源瑶人的经济生活》、梁钊韬的《粤北乳源瑶人的宗教信仰》、顾铁符的《粤北乳源瑶人的刺绣图案》、黄友棣的《连阳瑶人的音乐》,还有对坪石地方民俗的记述,如张寿祺的《管埠婚俗记》等。

  《民俗》季刊第1卷第4期由杨成志主编,于1942年3月出版,动员书店总经售;第2卷第1、2期合刊由杨成志主编,于1943年5月出版,中国文化服务社坪石分社代批发;第2卷第3、4期合刊由钟敬文主编,于1945年11月出版,汇文供应社总经售。在当时极为恶劣的战争环境里,中山大学在坪石编辑出版了内容如此丰富、学术水平如此之高的民俗刊物,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杨成志在“编余缀话”中所言:虽不敢说成绩是怎样丰富的。但是,可以略使大家信任的,就是这些考察的态度是客观的,而论断也大都以比较可靠的学理为依据。在这种学问还在萌芽时期的今日学术界,我们或可说这个考察报告,决不是没有多少意义和贡献的。钟敬文先生在“编后缀话”中说:我们且不要管这些文章里有多少精确的论断,单就新材料的提供方面说,也是给予我们稚弱的民族学界和民俗学界添上一点气力了。事实上,在民俗学史、民族学史领域,上述几期刊物占有相当的分量,粤北坪石也因此而在民俗学史、瑶族研究史上不断为人所提及。

14

《民俗》季刊。

15

《青年生活》杂志。

  在坪石期间,中大师生还成立许多社团,如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青年生活社、政治学会等,以推进抗日救亡工作并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民风剧团演出以锄奸为内容的《葡萄美酒》和以纪念“八·一三”上海抗战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为题材的《最后一滴血》两幕话剧,深得师生、民众的好评。由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青年生活社,出版《青年生活》、《民众壁报》,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发起征集寒衣,通过音乐戏剧演出筹款,从精神、物质上支持前方将士抗战。

  中山大学外迁七年,驻坪石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也输送了四届各学科的毕业生。坪石的这四年在中大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四年。整个学校从迁移的不利影响中振作起来,始终保有华南名校的风范。那时的各院校师生,是坚强而伟大的,他们不仅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继续深造学习、继续科研,还能够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开设相应的学科,展开相当多的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得到了丝毫不逊色于和平时代的学术成果。生活的困窘、学习条件的艰苦、研究经费的缺乏、时局的不稳,不仅没有阻碍师生学们习的脚步,反而成为一种动力,激励他们更加努力进取。国难当头,士兵们拿起枪炮去战场奋勇杀敌,内迁坪石的师生们则是捧起书本、拿起笔墨,用另一种方式在战斗。他们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没有中断,这对于国民教育的维持,传统文化的延续,现代知识的传授,人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抗战所需的技术人才和建设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6

坪石唯一幸存的被挪动了的古建筑。

17

18

坪石千年回龙庙独守一隅,香火依旧。

  如今,我们把坪石视为华南教育圣地毫不为过,它承载了众多师生在艰难岁月中的求学之路、救国之路……它理应成为后辈们的追寻朝圣之地,时刻铭记坪石铸就的那些平凡中的伟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