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21):2019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巡礼(一)
2020-01-19 上午 11:06   作者:曾旭波   
分享
  (18):侨批定义刍议之一

  (19):侨批定义刍议之二

  (20):侨批定义刍议之三

 

(21)侨批定义刍议之四

  五 侨批是“银信合一”(银信合封)吗?

1

  在华侨历史研究中,人们都相信,当年出洋的华工中,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识字的只是极少数。而在侨批研究过程中,人们亦都奇怪地相信银信合一这一理论,即有银便有信。换句话说,当年每个劳工每月寄批回家,必然均附有书信,最少也得有简短附言,果真如此吗?芮诒埙《有信银庄(批局)琐忆》中有一段描述:

  新加坡各个较大批局,职司招揽寄批员工,例皆自备一本小册子,详细记录其所经手大户,每年分寄家乡亲友批款的人名、地址、金额,甚或有详细记录其姻亲、朋友关系称呼者,每届年梢,便登门招揽。寄户或有遗漏,则当面补上,或在征得寄批人同意时,代为开列名单,一般豪商巨贾,事冗心繁,大多莞尔一笑,交易立成,旬日之后,回批送还,才向收账,咸称妥便。[1]有书信,最少也得有简短附言,果真如此吗?芮诒埙《有信银庄(批局)琐忆》中有一段描述:

  可见,当年就连豪商巨贾,寄家批也未必就“有银便有信”。下面让我们看看几件实物图:

  图5:泰国万兴昌银信局预印格式批笺,列“恬”字176号,寄潮海邑(潮安)鹤塘(乡)长永楼(村)陈添合收。批笺寄国币一千元,由泰京姆母寄。批笺的“附言”空格内并未附言,批笺亦没有注明收寄时间。不过,我们从所寄批款一千元,可大概知道其收寄时间大约是在1946年前后。

  图6:这是一件用一张长约12厘米、宽约6.5厘米的白纸写成的批笺。批笺只写“密(字)144(号)海秋溪长远楼村陈添合第(收)  国币额五百元 陈维明”。同样没有收寄时间,亦未写明国别和批局名称,不过联系上图,可知应该亦是从泰国寄出,时间大约在1944至1945年。批笺上同样未见有附言。

  图7:这是汕头洪万丰批局印制并填发的批笺,列“正”字2927号,海(潮安)南桂横江乡双亲收,寄款港币七十五元,寄款人姚应镇。附言处空白。批笺上加盖汕头中国银行红色圆形结汇章,时间是1956年12月,未知寄发国别。

2

  上面三件批笺,均由批局填发或抄写,其中图5由泰国批局填发,图7由汕头投递批局填写,图6未知由谁抄写。可见,当年上述三位寄批者,均未附信,就连简短附言也未写。揽收批局或投递批局只能依据其基本资料信息代为填写批笺,以便投递到其家人签收。

  曾经读过文章称,当年不识字的劳工要寄批,可到市上花钱请人代写,亦可请亲友代写,有时批局出于竞争,也有免费代写批信的服务。这其实是给研究者一个错觉,即当年寄批者,每次寄批必须写信。他们把“可以”当成“必须”,没有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年许多劳工不是身处埠市,而是身处荒山僻壤的矿山、农场、新垦区,批款均由批局派揽收业务人员到农场、矿山或垦区揽收。批局业务员虽然可为寄批者代写书信,但每到一处,寄批的劳工少说百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一个业务员又能替几位劳工写批信呢?最实在可行的办法,就是每位劳工先把自己的家庭、住址、姓名等基本情况报给批局的业务员,登记在册[2]。每次寄批,除了有事非写信不可者,一般只要把银交给批局业务员,数额登记并发给收据,余的便由批局打理了。

  让我们再看几件实物图:

3

  图8是暹罗振盛兴批局的一件“口信”。口信文字:振盛兴/ 住暹罗打锡街/列(生)第(36)号收到/ (曾克龙)叔口信附寄(银壹拾五)元交唐山/(澄)邑(本里旧堆)乡(母)收该项收妥付还回批为据/ (己巳)年(九)月(初九)日振盛兴信局口信。

  图9是一件“正收据”。此收据由万兴昌批局印发,收据文字:凭单列(熟)字1008号收到暹/ 万兴昌信局带到(陈运升)先生寄来中央币(三十)元正/ 如数收足此据   见证人(印鉴)/ 收款人陈石竹、石才、石海/ (潮安)县(鹤塘)乡 / (廿八)年(六)月(廿八)日收到。

  图10是一种存款寄批。批笺文字:捷报( )列( )字第(682)号/ 见字请将敝号存款额数拨出现币(壹佰)元正/ 依照左列姓名住址如数妥为送交/ 收款人住址(揭阳西门儒房前内交)/ 收款人姓名(丘乐藩)先生收 /  由(巨港)付款者(丘广业) 付。批笺上另盖有发出日期、收到日期和“本埠”、“付讫”等印章。

  这件寄于1929年的所谓“口信”,就是口头嘱咐。寄批者到批局寄批,没有附信,只寄银钱。批局便用此种“口信”便条填发。不过,从该“口信”实物看,批局并未预留给寄批者简短“附言”空间,根本谈不上为“信”。

  图9之“正收据”,是批局一种特殊凭单,俗称“赊批”。即是寄批者未先付批款,亦没有附信的情况下,批款由批局先为垫付,批局同时用此种联单填写(最少三联),寄达侨户交收时,还需有见证人签章及收款人签收。然后一联交收款人、一联向寄客索款,一联由批局存底。

  图10之批,是印度尼西亚巨港华侨委托批局(银行),将其存款中,拨出一定数量的金额寄给国内家人,批局将其称为存款寄批。印度尼西亚在二战后,严格限制侨汇寄华,新中国成立后,甚至实行对华禁汇政策。此种由批局(银行)委托寄批业务,可通过第三国或地区的批局(银行)代为寄批,但批笺上很难看到是哪国(地区)寄出。此批笺手填“巨港”(印尼的地名),只能说明是巨港的华侨所寄。

  上述三件实物图,分别说明了东南亚批局在不同时期的三种不同寄批业务。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批信,甚至连附言都没有。

  以上六例,笔者只是从不同时期批局不同业务类型中选取部分例证,并不是所有例证。相信当年实物不在少数,只是因此类没有附言的侨批单子(笔者称其为批笺),因无信件内容而常常未被侨户保存,对比于有信封保护的侨批封,也更容易受损,因此能留存下来不是很多,在侨批研究中,更常常因没有书信内容而被忽视。

  六 余论

  侨批,民间称为番批,似乎更为生动贴切。按字面意思来解释,“侨”字并非华侨专有,只因全世界当年只有华侨在寄批,所以也就不会产生歧义。有些形而上学者曾说:香港、澳门及祖国的宝岛台湾,都是同胞,因此他们寄回大陆的批信,不能称为侨批。不过,我发现,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敏感时期,汕头侨批服务社仍然照常接收从台湾转香港寄入的批信,而无论台湾或香港同胞寄的批,仍是按侨批对待,批信上盖同一式样的侨批名称戳记,并未因是同胞而另有区别对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旅外华侨大部分在加入了居住国国籍的同时,放弃了中国国籍,使之成为华人而不再是华侨[3]。但他们仍然继续在寄“侨批”给祖国家乡的亲人。如果按“侨”就是华侨这种理论,华人寄的批,还是侨批吗?

  侨批业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留存下来的这些批信,亦成为记录那段历史的宝贵文献。我们研究侨批,不仅要研读那些批信,亦要研读收寄那些批信背后当年的批局业务以及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历史。

   

  注释:

  [1]芮诒埙《有信银庄(批局)琐忆》,《汕头文史》第四辑(政协汕头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页96.

  [2]参见芮诒埙《有信银庄(批局)琐忆》,《汕头文史》第四辑(政协汕头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资料:

  http://gb.cri.cn/3821/2005/04/06/1062@506169_1.htm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