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活化技术指导组在行动2019(12):十一组再赴梅州大埔进行指导工作
2019-09-18 上午 11:45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熊灿坚   
分享

  9月11日至12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十一组组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钱中强带领第十一技术指导组专家和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有关同志赴梅州市大埔县就三河坝古道巩固提升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指导组实地走访了三河镇馀丰亭至战地医院段古驿道精华段,并召开座谈会,指导大埔开展2019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和巩固提升工作。

1

图为第十一技术指导组在三河坝古驿道调研。

  大埔县三河坝古驿道是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其中精华段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起点是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前广场,终点是余里上村战地医院旧址,全长5.01公里。作为当年“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后方转移路线,三河坝古驿道沿线不仅有有仙人泉、余里古亭、禄蜂亭、仙人脚印、馀济桥等十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还保存着三河坝纪念园、起义军后方补给处、余里战地医院旧址等重要红色历史遗存,是见证着当年革命年代、艰苦岁月的红色古道。

2

图为三河坝古驿道精华段本体。

3

图为风景秀丽的馀济桥。

4

图为袁氏宗祠起义军后方补给处。

  9月11日下午,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十一组再次来到三河坝古驿道精华段进行调研。技术指导组专家一行与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主管部门大埔县自然资源局、工程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调研三河坝古驿道精华段,对馀丰亭文化墙的呈现形式、标识牌的增设、古驿道连接线的完善、老桥的安全隐患排查、袁氏宗祠历史遗存名录的遗漏、战地医院广场的整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指导。

5

图为技术指导组对馀丰亭附近文化墙的方位和呈现形式进行现场指导,建议在不破坏山体的情况下,另立砖墙进行展示。

6

图为技术指导组组长钱中强与古驿道修缮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7

施工人员现场向技术指导组展示馀丰亭基底硬度。据悉,馀丰亭地面使用传统工艺“三合土”铺设修复。

8

9

技术指导组对仙人泉旁的标识牌表示满意,体现了当地的特色。据了解,上百年前,大批青花瓷正是通过大埔县的古驿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10

图为技术指导组对石碑文献进行考证,提出当地党史办、县志办、文广局应多到古驿道走访,与当地村民交流,为南粤古驿道巩固提升工作挖掘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红色故事。

11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到三河坝古驿道沿线的馀丰塔调研,组长钱中强表示,应尽快落实馀丰塔标识牌,展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并为该塔加装避雷针。

12

标识牌制作单位向技术指导组展示指示牌安装装置,这种装置能在不破坏本体的基础上灵活安装和拆卸。

13

14

图为技术指导组专家对袁氏宗祠进行调研。

15

图为荒废的袁氏宗祠一隅。据了解,袁氏宗祠在“八一”起义军南下大埔县之时,成为部队后方物资补给处,起义军曾向余里村民购买生猪粮米,支援前线战士。本次调研发现袁氏宗祠并没有列入南粤古驿道历史遗存名录,技术指导组建议尽快列入,并且加强修缮保护力度。

16

技术指导组一行在馀济桥合照留影。

17

修缮后的古驿道两旁杂草丛生,技术指导组提出关于加强古驿道后期运营维护的建议。

18

19

技术指导组一行来到八一南昌起义军战地医院旧址振德居,图为专家组对战地医院旧址的整改进行热烈的讨论。技术指导组建议,战地医院旧址前面的水塘要按客家传统调整方向,旧址前面的亭子位置要重新安排。

20

图为技术指导组专家现场指导战地医院旧址文化墙的设置方式。

21

图为八一起义军战地医院旧址标识牌,技术指导组专家在调研过程中,与当地村民交流,发现“战地医院”的命名与村民口中的“后方医院”存在差异,建议当地党史办、县志办应尽快考证该医院旧址的正式名称。

  9月12日上午召开座谈会。根据大埔县自然资源局介绍,目前,2018年度工作正在组织验收,2019年巩固提升项目已由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完成了发改立项。9月5日,大埔县自然资源局召集设计单位、三河镇和余里村委干部,围绕省委、省政府南粤古驿道“以道兴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思想,对2019年古驿道巩固提升项目需要提升的各个节点、配套设施提出了初步要求,并要求设计单位要按照7月份技术指导组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及工程预算编制。

  大埔县副县长罗春达表示要加强领导和统筹,由徐杞文常委协调好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和住建局、财政局等部门各自职能,按质按时完成任务。

22

  由于机构改革,工作交接不畅,大埔县古驿道项目存在竣工验收结算缓慢、活化利用不足、2019年度巩固提升工作进度滞后等问题,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刘小容提出:一是建立一个县级的协同机制,对2018年已经建好的古驿道做好验收工作的同时,把现有的古驿道利用起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文化自信,明确修复后的接收单位、活化利用的责任主体,增加游客体验,用好古驿道。二是按照技术指导组专家的指导意见,做好古驿道巩固提升工程的设计,尽量把问题发现在设计阶段,避免出现2018年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倒排工期按时完成2019年任务。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如标识系统、垃圾桶等设施,并安排专人维护。

23

指导组专家为古驿道巩固提高工作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对于下一步巩固提升工作,众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技术指导组专家、省测绘院航测遥感站长陈长波指出,三河坝古驿道沿线部分古驿道荒草丛生,掩盖了一些危险的峭壁、陡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他建议在安全隐患处增设安全提示牌并定期清理杂草。另外,三河坝古驿道作为一条红色古驿道,沿线红色资源众多,历史故事丰富,应采用多种形式盘活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吸引更多游客。

  同样出于吸引游客的考虑,技术组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珍贵树种发展专家徐大平提出古驿道旅游常态化的疑问:“我们应该要给游客一个理由,是一个季度去一次,还是一个月去一次?”他从馀丰塔旁生态修复人工林排列成鲤鱼图案这个案例进一步发散,建议在战地医院或者起义军补给处附近种植映山红,呼应红色主题,结合生态修复和生态公园的建设种植本土观花树种,形成季节性的独特风光,让外地游客和当地居民有更多的动力前来古驿道游玩,进而让古驿道旅游形成一种常态化。

  技术指导组专家、广州大学教授汤国华强调,一是通过这次古驿道的修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和把握好每一个配方、每一道工序,让当地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得以继承,做好日后古驿道的维护,同时培养一批掌握传统工法的人才队伍,为当地文保单位修复提供技术力量。二是做好协调工作,解决部分遗存建筑修复后的使用权、产权问题,确保可开放参观。

  技术指导组组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钱中强对大埔县去年领导协调形成的工作机制以及一些经验表示肯定。同时,他结合古驿道调研和相关部门的沟通情况,提出大埔县今年巩固提升工作进度滞后,存在一些非常紧迫的问题,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他强调:

  一是加强领导,迅速调整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从以下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到有领导、有机构、有机制、有队伍、有计划,确保巩固提升任务如期完成。

  县委县政府层面,要把握大方向、大目标、大计划,重新成立古驿道工作领导小组,将2018年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延续下来,统筹协调2019年巩固提升工作,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今年工作重点,以年底作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尽快依法依规开展招标、设计、施工等工作,相对独立工作如3公里的古驿道本体修复工作可尽快开展。

  各个部门的层面,要主动作为、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尤其是自然资源局、住建部门和财政局要明确好各自工作,要主动作为、相互配合。

  二是加强整体设计,进一步挖掘古驿道的历史文化自然内涵,实现巩固提升的目的。党史办、县志办的主管部门应该在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串联古驿道线路沿线节点、讲好大埔红色故事、宣传组织好大型活动上发挥作用。

  三是形成会议纪要,理清各个部门关系,明确责任,更好地推动工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