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粤史踪:阅读考古发现的古代广东(下)
2020-06-02 下午 01:45   来源: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 刘锁强   
分享

  古粤史踪:阅读考古发现的古代广东(上)

 

  帝国南疆

  博罗银岗窑址,烧制的产品最早有春秋时期夔纹陶器,最晚是战国末期到西汉早期的米字纹陶器,此外还有制作精巧的装饰性陶器以及原始瓷器。三角洲东翼的这个大型陶瓷生产中心,上续印纹硬陶铿锵有声的传承,下启秦汉帝国纷至沓来的风雷。

  广宁龙嘴岗墓地,随葬品中有数量可观的青铜削刀、刮刀、斧、镞、矛、剑。在三角洲西翼,尤其肇庆地区集中发现大量战国晚期延续至西汉南越国时期军事色彩浓厚的遗存,暗示着在刀光剑影的历史巨轮下,兼有军士与工匠双重身份的粤西古南越人直接身处在跌宕起伏的时代涡流之中。

1

左:广宁龙嘴岗战国土坑墓右:随葬青铜器

 

  五华狮雄山秦汉城址,在瓦当、筒瓦、板瓦以及铺地砖等建筑构件之外,另发现数十枚有钤印文字的封泥。公元前214年,秦军平定岭南,任嚣、赵佗及其后的南越国主相继经略岭南。从这个与政治中心番禺城相距六百里之遥的粤东北军事要塞,可窥得其时岭南统治者的苦心经营,历经政权更迭而未曾间断。

2

左:五华狮雄山城址航拍右:云纹瓦当

 

  隐身于闹市的沙河顶东汉墓,与同处广州的恢弘城阙、宫苑与陵墓相比,另有一番别样的风华,让我们在堂皇的钟鸣鼎食之外看到平凡的喜怒哀乐。古人事死如事生,陶炉陶壶、陶屋陶仓、陶牛陶犬寄托了无名墓主对活色生香的生前世界之留恋,抑或是对于田园稼穑与南山采菊之向往。

  粤北发现大批六朝隋唐时期砖室墓遗存,呈现出整体分布范围广、区域分布密度高、墓地墓群规模大等特点,丧葬礼俗更是表现为高度趋同。乳源莱山与韶关小茶山,皆是其时北人南迁的一个剪影。魏晋风度过后的“衣冠南渡”不再是历史事件,而是在中央帝国威权式微、战乱频仍之时,“华人”族群及其文化渐次向南迁徙、扩散的持久过程。这种带有家族血缘和乡邑地缘色彩的族群大流动,就中古时代对岭南经济开发程度以及对更晚近的岭南文化影响程度而言,较之秦汉帝国的军事扩张与政治经略来得更为彻底、深远。

3

乳源莱山六朝砖室墓

4

三室合葬墓

 

  在中原汉民南迁的时代背景下,同样不能忽视世代繁衍的土著居民。高州亚公山,粤西南数量庞大的俚僚文化遗存其中之一,以极具特色的袋形灰坑、瓮棺葬及水波纹陶器为突出特征,与粤北砖室墓遗存迥然有别,显现出俚人族群文化习俗的一致性与内部联系的紧密性。冼夫人为代表的高凉土著,在遭逢迭乱之际坚定地捍卫了国家南疆的稳定与和平。

  广州光孝寺,始建佛殿于东晋,初名王园寺,唐代曾名法性寺,相传六祖惠能在此“仁者心动”,菩提树下受戒剃度开东山法门,见性成佛的禅宗遂成帝国民众求离诸苦的一缕心香。时移世易,只有那香炉,那佛塔,那瓦当,多少年来一直聆听着渡人渡己的钟磬佛号与礼忏声声。

  梅州水车窑、新会官冲窑、湛江雷州窑、潮州笔架山窑、广州西村窑、大浦余里窑、惠东白马窑……这些窑址纵跨唐宋元明清,无一不是广东古代瓷业生产长久兴盛的真实写照。虽说与龙泉窑、景德镇那样的驰名海外有所不及,但瓷器生产的专门化程度、高品质程度以及巨量化程度,显示其并非是仅供本地自产自销的小型窑场工坊,而是高度集中化的商品产地。在商品经济日渐发达的帝国时代后期,广东陶瓷生产显然与彼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息息相关。本是南陲边疆的岭南,成为中国与海外交流的前哨重镇。

5

潮州笔架山窑址

 

  秦皇汉武扫六合平南越,这片南疆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秩序上纳入大一统国家的版图,自后随着中央王朝的兴衰分合而共此命运。这些记录着时世变迁的坚硬遗存,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这里虽未见封狼居胥的丰伟功业,但也曾有南国柱石的巾帼豪情,亦不乏生世与冥界俱有的汉唐气象,更有如虹文明与卑微生命的生生不息。另一方面,在间或失速与碰撞的滚滚洪流中,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在不断地融合与嬗变,使得岭南最终成其为岭南。

  当时代车轮行进到帝国余晖退散之时,岭南儿女更是在近代救亡图存的浮沉大潮中掀起狂飙骇浪,引领一时风流。

 

  海上通驿

  最早关于广东海外交通的文献记载来自《汉书》,可能远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南海航道已是东亚文明沟通外界的重要通道,扬波远航也成为岭南文化史上极为厚重的一章。

徐闻五里二桥遗址,与汉代徐闻古港关系密切。《汉书·地理志》即记载汉代徐闻为出入南海的门户所在,《元和郡县图志》有云“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南望琼州海峡、西滨北部湾的徐闻是帝国南疆重要的对外交通、贸易海港。二桥遗址考古发现虽多为建材构件,但其对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南海Ⅰ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阳江、台山交界海域,2007年整体打捞,2013年至今一直在进行保护性发掘。围绕这艘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史,也是中国水下考古成长史,弹指一挥间,“南海Ⅰ号”在这三十余年里陪伴了数代中国水下考古人。在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和学术意义之外,更有让人瞠目结舌、数以十万计的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等等,其研究价值的珍贵程度与其打捞出水后栖身之地“水晶宫”的名号完全匹配。这是一艘潜航八百年而不朽的文化方舟,也是一座震铄中外的遗产宝库。

6

博物馆中正在发掘的“南海Ⅰ号”

7

左:青白釉执壶中:金项饰右:吊盘式天平想象复原图

 

  “南海Ⅰ号”发现二十年后,南澳三点金海域发现了“南海Ⅱ号”,后定名“南澳Ⅰ号”,这艘明代沉船的二十余个隔舱中发现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与漆木器等在内的各类文物2.7万件,仅铜钱就超2万枚。瓷器货物以青花瓷器为主,还有五彩瓷器及少量青釉、白釉与酱釉瓷器。这艘满载宝货的商船冲破了当时禁关锁国的重重封隘,却未能冲破狂风险礁去达外洋,本应是文明对话的使者,却成为穿越时间的行者。

8

海底的“南澳Ⅰ号”

9

左:青花高士访友折沿碗右:酱釉双凤纹六狮系罐

 

  我们只能看到打捞出水精美文物的数字与种类,只能通过一艘艘沉船串连起曾经的海丝驿路,但我们很难得知,南海碧波见证过怎样的壮怀激烈和惊心动魄。南洋的海上商路与河西的陆地丝路承载了同样的历史角色与文化意象。更为重要的是,不以劫掠、奴役或毁灭为目的的交流与对话,无疑是对人类世界多样文明与共同命运的极大尊重。

  千百年后天朝上邦的幻象被坚船利炮轰成齑粉,在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急存亡的时代背景下,曾经对外开拓、交游万邦的商路演变成远渡重洋、忍辱谋生之路,海外华工血泪史与海内英烈抗争史在家国御侮、民族复兴的漫漫长路上休戚与共。

 

  回首长史萧瑟处,也有风雨也有晴。

  从磨刀山远古足迹到水晶宫南海遗珍,从石峡文明星火到光孝禅宗佛香,从青塘洞穴篝火到银岗窑炉烈焰,从后沙湾沙丘彩绘到横岭山古国印纹,从深藏功名的斧钺剑戟到卑微逝者的生死忧喜,从自信优容的青白美瓷到千年不绝的海丝余音……这些曾经消散在时空深处的历史光影,这些已然凝固在亘古长河的时光片段,一点一滴勾勒出由古早延续至今的岭南文化特质:内陆与海洋兼有,封闭与开放并蓄,传统与革新共存,嬗变与融合相伴。

  虽说广东偏居祖国大陆南端一隅,却从未缺席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孕育与成长,风雨兼程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回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吸与步履。

  没有一颗尘埃是厚重的,堆垒起来就是滋养文明的土地;没有一块陶片是相同的,拼接出来就是绚烂多姿的世界;没有一个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汇聚到时间洪流中就是滔天巨浪。

  由文物看历史,由历史看人类,由人类看世界,我们阅读的其实不止过去,还有现在,以及将来。

10

东莞村头遗址考古工地 1993年

11

郁南磨刀山遗址发掘工地

12

“青塘少女”发掘现场

13

西樵山采石场水下考古调查

  附记:

  因行文需要,本文并未完全按照展览内容和顺序,少部分述及遗址与文物不在本次展览范围内,特此说明。

 

  文中大部分图片来源于公开发表资料,珠海后沙湾遗址及龙川仁屋山遗址图片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部资料,另承蒙李岩先生提供“南海I号”吊盘式天平想象复原图(微信公众号“考古大家谈”)和93年东莞村头遗址考古工地照片,崔勇先生与黎飞艳先生提供“南海Ⅰ号”、“南澳I号”和西樵山古采石场遗址图片资料,唐博豪先生提供乳源莱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照片,特致谢忱。

 

  (原文刊登于“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