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古驿道:楚越千年古城,岭南山水画廊
2019-07-26 下午 02: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旅游”   
分享

  千年古城连州,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五岭南麓,北靠湖南,西接广西,古代是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的商贸、文化中心城市,又是中原往南粤的主要通衢,境内拥有秦汉古道和丰阳—东陂古道两条古驿道,总长260多公里,逶迤在南岭延绵的山脉当中,止于与湖南交界的顺头岭南天门,沿途既有旖旎的田园风光,也有清新的自然景观,更有厚重的古村文化沉淀。古驿道将被打造成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将连州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陆续呈现给八方来客。

秦汉古道:八千石阶话沧桑

1

  千年古城连州有两张城市名片,一张是人文的:唐代文豪刘禹锡和韩愈;一张是旅游的:国家5A级连州地下河和4A级湟川三峡。一条横亘两千年的秦汉古道将这两张名片联系在一起,将世人的眼光聚焦在这座千年古城。

海上“丝绸之路”的海陆枢纽

  连州的秦汉古道起于秦代,兴于汉代,繁荣于唐宋,一直延续到明清。公元前214年,大秦为统一江山,派任嚣、赵陀两大将率秦军分三路跋山涉水,挥师岭南,其中一路就是取道连州顺头岭下连江进军番禺(广州)的。赵佗的军队在顺头岭披荆斩棘、开山凿石,成了开通秦汉古道的第一功臣。

2

图为秦汉古道。(陈馥敏 摄)

  早在东汉建初年间,连州古驿道已经清晰记载于史书,距今已超过2000年。

  据《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传》载:“建初八年,(弘)代郑众为大司农。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今福州),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沉溺相系。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

  “建初”为东汉章帝年号,建初八年即公元83年。“交趾七郡”是汉武帝征南越后设置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在五岭以南。

  按照文中的记载,这七郡贡献物资的运输,过去皆从海路运至东冶登陆。但因“风波艰险,沉溺相系”,损失较大,所以当郑弘接任大司农之后,便奏开零陵、桂阳峤道,改海运为陆运。

3

4

图为秦汉古道。(陈馥敏 摄)

  经过大规模修缮后的骑田岭古道从桂阳郡治郴州,经临武到桂阳(今连州),通往番禺(今广州)。骑田岭峤道沿途五里一邮亭,十里一驿站,非常有规模。从此后,骑田岭峤道郴(州)、桂(阳即今连州),成为了中原与岭南往来的主要交通要道。

5

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最早官道之一,它不但是军事关隘,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的交汇点,具有连接海陆丝绸之路通津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当时,大量中原的铁器通过骑田岭峤道进入岭南,改变了岭南刀耕火种落后的农业现状,曾所谓“兹路一开,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

  据雍正《广东通志》记载,粤北地区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在连州辟龙腹陂,开渠溉田五千余顷”。据《广东水利史》载,东汉时期沛相袁忠家族在连州龙口一带修筑的“龙腹陂”还是珠江水系的第一条人工灌溉渠道。

  秦汉以后,连州古道一直是一条岭南通往中原至京城的捷经。唐宋时期,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如韩愈、刘禹锡、王宏中、张浚等,被贬之后都通过秦汉古道来到或经过连州,为连州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因此连州也成为了百越荒蛮之地的文化之城。据《广东通志》载,北宋百六十六年,全省进士一百二十七位,连州占了四十三名,连州因此有“科第甲通省”的美誉。

6

图为秦汉古道。(陈馥敏 摄)

  在顺头岭下,连接秦汉古道的是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就是古代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洭水”的源头。《水经·洭水注》:“洭水出桂阳县……《山海经》谓之湟水。徐广曰,湟水一名洭水,亦曰洭水……桂水其别名也。”即今广东省西北的湟江、连江。后又将英德至清远一段北江称洭水。

  洭水,今称为湟水,湟水之源虽是涓涓细流,但却能汇成滔滔江河,奔向浩瀚的海洋。多少物资从岭北车载马驼、肩挑背扛,汇集于此,然后从这里上船下水,进入长途的水上运输,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征途。“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出发,而洭水是真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水陆交接点。

狮头岭:古村见证历史风霜

  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有五座大山,由西到东,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故称“五岭”。五岭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在古代,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被视为“蛮夷之地”。

7

  作为五岭之一的骑田岭,不但是中原进入南越的关隘,而且还是中原与岭南的分水岭,顺头岭就是位于骑田岭南麓的一座大山。当地人把骑田岭上的大山叫作“顺头岭”,是希望取个好兆头,愿过往行人都能顺顺利利登上山头的意思。岭上有一个古老的村子——顺头岭村。秦汉古道上的驿站很多,顺头岭就是其中一个。

8

岁月把街面的石板磨得锃亮光滑。(邱劲松 摄)

  顺头岭村是原山塘镇政府所在地,村子建在高高的山塘黎水岭上,比山脚的东村岗村高出海拔数百米。该村分老铺和新铺,两地相距约一公里,村中石板街至今还存有古伙铺老屋,似还能寻觅到古人的行踪。

  据当地老人讲,顺头岭石街在抗日战争时期过住客商最多,担盐北上、贩牛南下,卖布、卖油、卖米、卖唱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由于当时日寇控制了粤汉铁路,扼住物资供应大命脉,很多商贩就从顺头岭这条古道,用人畜之力,翻山越岭,贩运商品,特别是战争紧缺的食盐,古道当时又异样的兴旺起来。

9

古道人家话秦汉。(潘贤强 摄)

  从这里,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秦汉古道如何顺着山势,蜿蜒逶迤。古道宽约三米,多用青石铺就,或依山石逐级凿成,从山下到山上共有8800多级。古道向北为顺头岭老铺、新铺村,至湖南、湖北直通中原;向南急下黎水岭约3公里,海拔落差数百米。

  古道陡峭险峻,上山下岭都很艰难。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时,走的也是这条古道。他带着一家老小翻过骑田岭后,不禁感叹而歌:“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 千百年过去,古道保存完好,唯有路面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它的风霜。

连州“南天门”,雄风今犹在

  到过山东泰山的人都知道,登上三千多级石阶,可至雄伟的南天门。在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连州市,也有一座千古雄关——连州南天门。

10

  连州南天门是一座凉亭,就在狮头岭老铺村南头的黎水岭古道上,始建于何时,难以考证,重修时间是清代乾隆年间。凉亭用厚厚的青石条砌成约1.5米的基地,基地以上是加厚的砖墙。凉亭的两个大门是用青石条架成的拱门,拱门上各有一块题写亭名的石匾额。北门的石匾上刻着“广荫亭”三个楷体大字。

11

图为广荫亭。

  亭名有两层含意:一是过了凉亭就是广东,广东会给商旅带来“福荫”;另一层意思是这座凉亭能“荫庇”过往大众。凉亭南门的石匾额上写着“南天门”三个大字,意思是登上了这座凉亭就如登上了天界之门,也告诉行人,到了凉亭就已经登上了山顶。

  至今,石砌的南天门古树依掩,石门楣上所刻的“南天门”字体依然清晰刚劲。在新铺村和老铺村之间古道边,至今尚存古代民众纪念民族英雄岳飞所建的岳王古庙。在南天门南下石阶古道边,建有石砌古亭,旁有清泉汩汩流出,冬暖夏凉,四季不断。

  可以想见,这亭,这水,为当时的过往行人歇脚纳凉、小饮、充饥,带来多少方便,多少温情。南天门古道边有两座山好似两少女依偎,当地群众称“姐妹岭”。据说从前每年都有“担油客”跌倒油担(主要是茶油),群众指为“姐妹仙”讨油搽头美发。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12

图为秦汉古道。(李世荣 摄)

  天下称“南天门”的古迹不多,而登千级石板古道而至的“南天门”更少,即是珍贵了。连州南天门,位于古代中原通南越的官道上,其古深远;其势雄伟,在3公里石级之上。虽说由于公路的开通,现在南天门古道已经没有交通要道的价值了,但青山绿水作证,它是连州挥不掉、抹不去的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13

  站在南天门南望向大路边,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虽说由于公路的修通,南天门石梯古道已非交通要道,路边杂草丛生,但当你从南天门下数千级石梯路或从黎水岭脚上数千级石梯路至南天门,带给你的还是那种古韵深厚的震撼之感,这是任何新建公路都无法比拟的。所谓发思古之幽情,往往只需要一个瞬间。

黎水古村:三地建筑艺术之大成

  秦汉古道沿途有一个独特的古村,叫黎水村。村子始建于南宋宝祜年间(公元1253—1258年),全村村民源于同一祖宗,全村1700多人全部姓唐。黎水村最初时称为“丽水”,是因有一条从山洞中流出来的“美丽的水”而得名。黎水古村自古便是岭南通往中原古道的驿站。黎水古村距连州城区约40公里,现在连(州)临(武)公路穿村而过,沿公路翻越顺头岭即可到达湖南临武县。

  黎水古村的最大特色,是楼村有一排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古堡式建筑——古锅耳楼,由于每座楼的顶部都砌有鳌头飞檐,护栏两边的防火墙顶部都砌有漂亮的流线,形成型似古代的铁锅耳,故称锅耳楼。当地人亦称之为水楼,“楼村”之名也由此而来。

14

  这种“锅耳”形的火山墙是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而高高翘起的飞檐却又是湘南和江西的建筑形式,可见黎水楼村的戍楼是粵、湘、赣建筑形式的结合体,是粤、湘、赣三地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结晶,是难得一见的古建筑形式。

  锅耳戍楼的整体设计匠心独到,它巧妙利用了水溪东高南低的地势,临水而建,因势建瓴,高低错落有致。

  墙体全部用青砖砌成,楼高四至五层。墙底层用50多公分厚的石条砌成,坚固异常。墙由下而上逐渐收缩,至第四、五层时,墙厚降至约30公分。

  古人建锅耳楼的主要目的是防御盗贼、土匪的抢劫,一旦遭遇匪情,全村人都可以上戍楼躲避。因为坚固,所以建成几百年来,尽管沐风栉雨,但房屋仍然固若磐石,保护着全村人的安全。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广东旅游”,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 吴熹